资讯

西安

课程咨询: 4000-121-121

预约39元在线试听课 满意后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家教西安站 > 高中辅导 > 正文

高一散,高二懒,高三惨!上学期成绩差,原因究竟是什么?期末前如何补救?

2019-12-16 12:05:04  来源:西安爱智康 文章作者:西安爱智康

学而思1对1 帮助孩子解决知识难点

报名课程 专属福利随意领

预约体验

*2470人已预约,首课体验不满意,可全额退费。

— — 报名课程可获得 — —

海量资料包

干货公开课

标准化串讲

综合能力训练

官网福利丨点击免费领取>> 小初高学习礼包!

高中生成绩差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期末考前该如何补救?这就给你答案!

 

高中生成绩差的根本原因

 

 

01 被动学习,为做功课而做功课

成绩不好的同学有很多不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记笔记;他们不习惯自习的时候独立、自觉学习;同时他们却喜欢上课开小差,自习的时候讲话、睡觉……有的同学甚至是吃饭都没有好习惯——他们不喜欢吃正餐,而是喜欢吃零食、垃圾食品等等。

 

进入高中后,很多同学学习时一副有心无肝的样子,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不定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初中阶段,布置功课的目的相对简单,而且大部分的知识很容易就能在课上被同学消化,功课功课更多起到一个巩固、拓展的作用。

 

高中各学科的学习更注重联系,不把知识系统化,是做功课效率低下的较根本原因之一,没有系统化就很难有头绪,做题耗费的时间自然就会增加。

 

对部分高中生而言,在扎实理解掌握各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做功课巩固的同时,可以尝试建立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课上多听老师的讲解思路,功课多思考、复习,理清思路,将多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种习惯的养成,将对今后进入高三后的高考复习,起到巨大的作用。

 

02 吃不透,抓不住学科特点

不少同学求胜心切,希望各个学科、各个知识点都能学得面面俱到,结果样样都抓,样样也没有抓牢,“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

 

应该说每门学科的功课布置,都是结合课程重点来的。有基础题,当然也有提高题。有些题目可以选择不做,功课贵在精而不在多,剩下的时间可以放在学科重点上来进行突破,也可以多思考,做到做功课不仅高效,而且高质量。

 

03 忽视基础,题目做得多而杂

高中学科增加了,自然功课也会增多。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较基本的东西还是学得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以后,反而巩固了或者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但是自己却没有发现。

 

说得直白一点,高中日常的学习是为高考打基础做准备的,而近几年高考越来越注重在基础之上考查同学们的能力,只有对基础知识了如指掌,深刻理解,做题才是较有效的。

 

所以在日常做功课的过程当中,要多做基础题,由基础题再到提高题、到高难题等,一步一步自己解题的能力。除了教材上的练题目,适当的课外辅导训练也是需要的,较好每个知识点都对应的试题训练,巩固功课功课的效力。

 

很多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功课或诊断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04 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有不少高中孩子表示很苦恼,“我每回做功课都很认真,可是成绩还是上不去”,这就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首先要明确高效做功课的三步骤:

 

先进步是“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解决面前的问题;

第二步是“思”,就是做完之后要回顾和反思,总结出经验和方法;

第三步是“归”,就是将获得的经验和知识回归到书本上去。

 

按这三步走,上课时结合功课中遇到的问题多想多问,功课做好配套训练,有不明白的及时记录、发问、解决。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有的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功课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功课,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都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05 不善归纳总结

不少高中生存在这样的误区,尤其是高一孩子,还处在初中的学习模式当中,对高中的学习没有明确的概念。他们认为课上完、功课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这堂课学习到的知识点下次课老师还是会再讲到,即使不讲,多做做同类题型也就能掌握方法了,因而忽视日常的总结归纳。

 

真的是这样吗?

 

高中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而非灌输记忆。

 

以往在初中,可能会围绕一个知识点做详细的延伸拓展,但在高中,更多需要孩子自己。

 

每次做题比较陌生的同学,基本上是把学习当成一种任务,功课当成一种负担。潜意识中不愿意回顾、不愿意总结,久而久之,也就不会了。毕竟高考渐渐临近,这时候要克制自己的抵触情绪,强烈的引导自己要去回顾、要去复习。通常坚持2周后,就能克服这个毛病。

 

一定要把这些题抄下整理起来,包括错误、不严密的地方都一个字不改的抄下。并在旁边注明丢分原因,是时错误?是条件漏了?还是题目理解错了?在错题旁边注明原因和当时是怎么想的。一般来说,能抄下5~10题左右就能改正这个恶习(视错漏程度而言),从而达到会做并且全对。 

 

06 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大多数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知识点以后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以至于不在课堂上适当记录笔记,晚上自修时不再复习当天上课的内容……

 

他们自认为自己上课是听懂了的,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有一部分同学,他们会承认自己不会,他们的学习先进次往往以失败告终,但没有补救的措施,没听懂课堂知识,造成以后的课都听不懂。

 

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

 

如果我们拿登上十层的台阶作为学懂的话,只要不达到第十层台阶,任何一层台阶停下来都是失败。成功的路上尽是学习“失败者”,他们距离成功有的远,有的近,有的甚至只差一步。但他们停下来了,在没有充分学懂的时候,学习停止了,这时候,遗忘的因素会很快占到上峰。

 

这样,当时认为学懂的知识,其实根本就没有掌握,诊断的时候考不出来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这样的现象,拒绝继续深入学习,存在浮躁的问题。

 

07 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孩子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诊断时候遇到自认为会做的题目,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也得不到助力能力。

 

这其实也是浮躁造成的,静下心来看书,应分两种情景看书:

 

课前看书,目的就是寻找课堂学习的问题。

 

预习时先要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课本上为什么要编写这些内容?接下来学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查一查自己继续学习的困难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功课看书,通过课堂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新问题。

 

复习时先要想一想,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有逻辑规律地罗列出来?对应有哪些典型例题?

 

 

 

08 题目拿来就做,题目要求都没看清

有一部分孩子做功课或诊断时没有仔细审题,就急于动手解题,经常题目没看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失败的人都会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会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但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呢?要停在当下,不要急着往前走。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楚再做,边审题边思考: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有什么隐含条件?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09 拖延症太严重

拖延症可以说是大家的通病,特别是对于男生来说,相对于女生来说比较浮躁,不能深入性的进行学习,知识的理解都局限于表面。这种情况下就要求大家首先回归于课本,把课本中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再深刻的理解一遍,比如说课本中的二级结论都自己亲自动手推导一遍,弄清楚结论是怎么来的,这样才会记忆深刻。

 

把课本中的知识梳理过后,就找专题类的试题或者试题,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做几道试题来进行检验,看知识是否真的掌握牢固。

 

10 沉迷于手机和网络

高中生都接触过网络,而且会越来越普遍。但有的高中生却完全缺乏自制力,心思整天都花在玩上,甚至是牺牲学习和休息时间偷偷玩手机。

 

有的高中生把手机当成了形影不离的宠物,手不释“机”。上网、聊天、发微信、听歌、看书、刷微博、刷小视频……老师在上面认真讲课,他在下面认真玩手机;自习的时候,别的同学在认真学习,他却全神贯注地盯着虚拟世界……长此以往,你的手机将会降低你的视力,更会降低你的成绩。当然不是说要对手机抵制,而是要用的适当,别把时间都浪费到这上面。

 

年轻的你们该有的是实现理想的动力,该做的是为了实现理想而不断去奋斗!巧妙利用我们身边的各类互联网产品(手机、电脑、ipad)来为我们的知识学习铺路,而不是让其成为你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11 陷入早恋或受不良朋友影响

高中阶段的你还处在青春期,毋庸置疑,有一部分同学谈恋爱后,导致学业被荒废。而且,高中阶段谈恋爱,女生往往比男生损失更大。

 

高中阶段的年龄真好!也是人一生中较美的年龄。不要为了一些虚幻的刺激,去品尝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苦辣酸甜留给以后吧,现在风险太高!

 

当爹妈的较怕啥?就是不在你身边后你认识一帮坏孩子,怕你学吸烟,你会了,一天两包;怕你学喝酒,你也会了,一次半斤;怕你交朋友,你超额完成任务了,一个年级一个!我的天,这也算人才,基本上等同于拿到了“社会大学”博士后学位……

 

孩子离开父母是早晚的事,人类本来就是社会属性的,不可能不去结交新朋友,也不可能遇到的所有人都是好人。但是请时刻警惕交友不慎,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尤其是女生,一定要切记切记切记!

 

期末前各科如何补救

 

语文

平时至少应该做到多读、多写、多想、多问,积累一切同语文有关——甚至看似无关的知识,应该有一个“零存整取”的语言存折(精致便携的小本子),把平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所有美妙有趣的语言素材统统存进去,使之“滚雪球”般日渐充实,到时候“钱包”鼓了,自然“财大气粗”、左右逢源了。

 

你也许要问了:“那语文没边没沿,浩如烟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鸡毛蒜皮,我实在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啊!”

 

此言差矣。

 

你至少每周有5节左右的语文课吧?

你手里至少有语文课本还有语文读本吧?

你不至于从来不看《读者》《青年文摘》或其他报刊杂志以及常更常新的畅销书籍吧?

每学一课,你至少首先可以新认识几个字词吧?

至少可以新熟悉一两个漂亮的句子吧?

如果文章字字珠玑、妙语迭出,充满哲理,那你积累的应该不止一两句吧?

至少可以从中能学到或者能借来一两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技巧吧?

就内容而言,你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一些科学知识的拓展或思想感情的启发和熏陶吧?

 

当你的思维被激活,你总会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吧?

 

马上动笔记下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情感的碎片或火花——这便是语文学习的较高境界了。

 

回到语文学习上来,我们无非是要在老师指导下(加上自学),达到这样两个目标:

 

1.在形式上,拥有足够的词汇量(理论上当然越多越好),掌握相应的语言游戏规则——语法、修辞、章法、逻辑等,积累比较丰富的语言使用经验。

 

2.在内容上,因为你是中国人,你在使用自己的母语,所以你至少应该自然而然的接受、继承并理所当然的热爱、弘扬借助汉语赖以传承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几千年的灿烂文明。

 

第二个目标,也许对诊断没有明显的直接“疗效”,但它至少可以使你的作文在思想情感上出手不凡、高人一筹。这就是语文学习为什么同时也是修身养性的道理。语文学习必然会使我们原本粗糙浅陋的心灵日臻细腻、丰富、深刻。

 

先进个目标只会给你考场答题和作文的技巧和皮毛(形式),不会给你更持久、更长效的“内力”——充实的内心、高尚的灵魂、伟大的理想、博大的人文情怀等。

 

数学

从现在开始,行动!

 

麻烦,特别是高三党,把你们所有的高中课本拿出来~从头开始看。不要跟我说你都会了,你能说出每个定理是怎么来的吗??每条公式怎么推导的吗??试题上那些题,都是在母题的基础上变更的。

 

基础打不好,怎么继续?你需要认真去研读课本。研读什么呢?考纲里面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从定理,推导,例题,功课题目,每一步,都要求你自己去做,不要不耐烦,不要觉得好像很无聊。

 

在刷题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原来我对这个知识点并没有我自己想的理解透彻了,我只是理解了表面。这时候,你就进入状态了。拿出你的笔记,开始写,你错的这道题,你为什么错,对应的知识点是什么?还有不同的解法吗?

 

有时候,一道题可以花费1个多小时的时间,写了满满两张活页,但这恰恰加深了你对这个知识原理的理解,相信我,是值得的。然后,在未来的每个日子里面,你遇到相同的类型题的时候,就整理在一起,时间一久,你慢慢就会发现,其实还真的错来错去就是那么几个知识点。你理解透彻,你的分数就上来了。

 

我们现在的数学诊断,都是知识诊断,而不是智力诊断。比的就是你多认真,对这个知识理解是不是透彻了,是不是了解清楚了,仅此而已。

 

买一个活页本,做什么呢??很笨的方法,做错题集!!!

 

没错,每一道题,写下解题方法,然后在下面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下你的心得体会,这点很重要。然后回到课本,找到这个知识点,看看课本是怎么样论述的!!!

 

当你把这个过程全部完整过了,相信我,你已经在120以上的分数了。大神级的请自行取舍。

 

怎样拿到分数?

 

首先,争取选择填空尽可能多的对,甚至全对。把试题的选择填空做两遍;时间不够就提高速度;特殊值,简化法,选项规律法全部可用。

 

接下来是大题。用历年的模拟卷,真题卷也可以,把前三道大题练的滚瓜烂熟,熟到什么境界,就是你可以保证全对,在出题正常的条件下。而且要熟练,为接下来较高制造机会。

 

后面几道题,一般来说先看先进问,会做的直接做,然后看看第二问,如果不是很难就做了吧,如果实在难,放弃。然后继续做第二道题的先进问,以此类推。

 

等你把全部的题目过了一遍之后,还剩下一些不会的是不是?先不要管他们。

 

回到前面,检查一下你的答案,特别是选择填空,有没有化简,是不是哪里错了,换一个值带进去是不是还是原来的结果。这一步,很重要。

 

当你把前面这些全部做完后,很好,有时间,你就去看看没做的难题,能做就做,不会也没事。并且告诉自己,这是接下来一段时间要解决的事,不是现在。

 

英语

何以解忧,唯有听力。

 

曾经看过一篇访谈,某英语演讲的亚军在谈心得时说:“我高一的寒假与暑假除了把《歌舞青春》系列看了至少100遍之外,什么也没干。”

 

对于这一行为,我们暂且不置可否,但是这种疯狂的浸泡式听力学习所带来的进步却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如果你现在高一而且也对英语有兴趣,就应该多多接触英语材料(英美电视剧、电影,VOA,BBC,新概念…...),而且较好不要带有明显的英美音倾向(除非你已经有了明确的出国计划)。

听的多了,耳濡目染,就能够记住一些词语,句段,语法结构,这对于其他英语能力也有着不容忽视的促进作用。所以我说听力可以解英语之忧。如果你已经是高三党了,那么,多做些相关的题目是无可动摇的王道。
 

融会贯通,语法(单选)无忧

 

这是别人问我较多的一部分,也是我较不好解释、以至于后来同学都不再问我的一部分……缘何如此?我的答案概括出来其实还是一个词“语感”。

执果索因,语感又从哪里来?循其本,语感较基础的来源就是课本中的课文。

 

每一单元的先进篇课文大抵都和本单元的语法和单词密切相连,想必同学们的老师们也让背诵过一部分吧!即使没有背诵任务,那么,试想一下,如果多读几遍直到熟读无误,那么其中的语法结构是否就与课文内容一起被你铭记于心了呢?


做到这一部分之后,你会发现语法并不死板,比起那些固守题海战术的同学,你的进步更大更快,而且你对语法的理解也更透彻灵活,也很少会与答案的思路矛盾。
 

半壁江山,完形阅读

 

各省英语试题题型截然不同,却断然无法摆脱这两个题型,二者基本占了高考英语的半壁江山。上一部分中提到的“语感”的进阶,也会伴随着阅读能力的。

我们高一的时候,每周读一份英语报纸(当然,杂志也可以),对我而言,能精细读完的文章有一大半,这样一来,见得多的单词(可以准备一个电子词典,查阅那些不太偏的生词)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读的多了,语法结构也就不用死记硬背了。

另外,课本上课文中的生词,即使没有要求,也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虽然很辛苦,但是这种努力会换来单选与阅读的双重稳步。

谈完积累谈突击,我虽然不认为英语是一门能通过刷题来的学科,但也见证过班里的同学一路从90多分一路“刷”到逼近120…所以,高三党们,如果对英语实在没有兴趣,那么刷题就是你的不二门道。

对于阅读题:通读全文(若时间实在不够,读得能找到所有答案就赶紧止步!),记叙文务必理解主题与大意;而说明文则不必如此精细,即使生词较多也不用慌张,把题干对应到原文中,找到大致句子和段落,然后从原文中找一找,有没有题目的选项?做到这一步,不全对也八九不离十了。

对于完形填空:在基本能够理解文意的情况下,快速浏览全文,了解作者感情(有利于排除选项)。注意,文中出现的高频词语往往不是偶然,而是对某些空具有暗示作用。较后……无数次的错误让我不得不说,不确定的题目较好先不要选出答案,此时的选择往往是胡蒙瞎猜,然而等到细读全文后,也许就会豁然开朗。
 

千里之行,始于单词

 

采用单词填空题型的省份并不多,而且训练方法单一,所以简略地提一下。买一本单词小册子也好,把课本附带的单词表单独订在一起也行,自己抄也罢~总之如果遇到这种题,同学们的手里就必须有一本完整的高中英语单词册了!

另外,前面提到的听写、阅读、做题,无一不是在巩固单词。所以,只要踏实积累,单词填空不是问题!
 

知己知彼,改错不殆

 

无数次考的不理想都是栽在这个题型上了。熟练掌握语法知识固然是搞定改错题的好方法,但是改错毕竟是一种高功课,用数之不尽的语法规律来定位几句话中的语法错误宛如大海捞针,看清楚出题的规律才能百战不殆。相信大家在训练过几十篇改错之后或多或少会有自己的感悟,我再次也就简要地提几个我认为高频且易错的:

 

题目给出人名,那么是否有句子的人称混淆性别?
名词单复数是否正确?
几乎每篇改错定有:动词时态的错误。
冠词(a/an, the)使用错误。
and/but, because/so这种词,按照我们老师的话说就是“一旦看到了,眼睛就要放光”,一定要根据句意判断正误!


锦上添花,且看作文

 

说起来,依然是蛮心酸的一部分。高三期间,老师无数次强调要在作文中多运用华丽的词句。因此同学们言听计从…可是到了高考,无数篇词句高端,平时大约可以尽揽助力能力的作文都只有23~25分(助力能力30分),我的作文也是其中一例。思来想去,为什么呢?同学们可想过为何虚浮的诗词不能恒久流传于世?无非是因为堆垛词藻,内容空虚。英语作文亦然。

谨以此惨痛教训告诫广大高三生,辅导书中的助力能力作文可以模仿,甚至是必须模仿,但是应当看到,助力能力作文的好,在于兼具充实的内容与高级的词句。作文有了丰富内容,好句能画龙点睛;然而只有好句没有内容的作文却是虚有其表。
 

踏实迈步,英语无忧

 

整个高三,真题、模拟题“充盈”着我的生活,每周至少2套英语试题(可以1套零散地做,另一套严格按照高考时间限时完成)才能保证手不生,保持英语成绩高标准地稳定。一位来自著名的学姐曾说,完形&阅读(共6篇)必须要一口气(连贯性很重要,这关系到做题的耐性)完成,较多50分钟。而我整个高三,没有任何一次超过40分钟。总之,个人总结的高三英语学习要素:手感,语感,速度感。

 

政史地

 

政治

 

懵逼说明看的不够,方法也不对。

 

说起政治,可能很多同学都会头疼:把书都翻烂了,可是看到题目该懵逼照样懵逼......

 

我想说,只是没有灵魂的翻书是没有用的,要有方法。

 

首先,政治课本翻来覆去看五遍,是必须的。因为政治真的是除了诊断中材料部分外,其他都是课本上可以翻到的知识。所以政治想要优异,看课本是少不了的。

 

这里强调一下,看课本时要注意里面的图片和小字以及老师给你划的重点知识,要着重去看。当然没有划的段落不代表你就不用看了,一般这些段落是对重要知识点的一个解释或者延伸,多看看,总归没有坏处。

 

再来说背书,背知识点切忌死记硬背,可以先记住重点词汇,然后逐渐记忆整段文字。比如事件的名称、制度、影响等,先把这些词记到纸上,边记边联想课本上的知识点。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快速记忆,然后隔两天,再把这些重点词拎出来,在脑子里回顾课本上相关知识点。反复三五次,这个知识点你就不会忘记了。

 

历史

 

什么都背,不如背的有的放矢。

 

说到历史,不少同学都吐槽,自已这点记忆力不足以记住这么多琐碎的事件时间,balabala一大堆。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并没有人让你把所有的时间全死记下来,是人都不可能做到啊!

 

你只需要把诊断的重点以及喜欢在时间上挖坑的知识点专门整理出来,时常记忆就行。比如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大改造、1954年人大等。通常这些选择题里都会涉及到时间的干扰,记清楚就能顺利脱坑了。

 

地理

 

地理图册抱着睡,没事默画地图。

 

相信大家都人手一本地理图册吧,毕竟是学习地理科目必备的武器。

 

把北斗地理图册逐字阅读一遍,边看边做笔记。图册上的所有图都要看,包括图片旁边的文字也要认真通读,比如一些现象、产生的原因、治理措施等都要看,这些将来都是你答题时的要点。

 

如果有看不懂的一定要标注出来,找时间集中问老师,千万不能搁置不管。像必修一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自然界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这些是高中地理知识的根基,一定要完全掌握,看几遍还不懂的也没关系,做题遇到了,你会更加明白其中的意思。

 

你也可以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贴到床头,睡前醒后都看一遍,这样中国的疆域和区划以及地形、温度带分布等知识心里就有谱了,世界七大洲四大洋也印在脑子里了。

 

背会了,就拿张白纸,自己默画地图,脑海里回想着这些地方的山川河流、人口、城市等。之后不管题目考你什么,你脑子里都能想起相关内容,分自然全得了。

物化生

物理

 

其实物理跟数学很像,是理科特点较强的科目。不少同学都会觉得物理很难,对着题看半天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有了一点思路但又不完整比较混乱,到头来还是没能解决这道题。那么,到底怎么才能把它学好学懂呢?

 

首先必须先掌握好较基础的知识点、概念和一些非常基本的常用的模型,这是不可少的。接下来就需要通过不断地练题来增强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

 

高中物理所涉及的知识点都不是很难,大多数同学的问题不是知识点没学懂,而是明明课上学的也都懂,就是自己去解题时解不出来,要不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入手,要么就是思路混乱迷迷糊糊的。这该怎么办呢?练题!多练题!注意我在这里不是提倡题海战术,而是强调要想把物理(包括数学)学好,多做题是必须的!千万不能眼高手低!

 

那么问题又来了,怎样做题呢?

 

重在质量!做一道题就要真正掌握一道题,包括其涉及的知识点、公式、模型,甚至一些特殊的技巧等,这就是举一反三的“秘诀”。

 

那么,怎么才能彻底吃透一道题?

 

一个词:多悟!首先是“悟”,就是思考,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比如你遇到一道不会的电磁大题,看答案的正确方式是什么?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比如:它为什么这样切入?是题干中有提示么?这道题为什么选择这些运动学公式而不是其他的?这一步到下一步是怎么想到的?是不是题目的什么特点决定的呢?这道题有用到什么特殊的模型么?等等,只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想透彻,才能真正理解这道题,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反复”,要反复悟。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其实每次看同一道题目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因为你每次看它的角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这样两三次下来,你就基本可以做到对这道题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好的把握了,达到了优秀的境界。

 

以上是我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体会,总结下来就是先掌握好基础知识,然后多做题,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要多悟。

 

化学

 

到底怎样才能把化学学好?答案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是完胜的关键。

 

扎实的知识基础,即课本上那些物质、反应、原理什么的,一定要彻底掌握住。

 

在这里就不强调如何学基础知识了,因为那没有所谓的方法而言,老老实实去背、去理解就好了。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关于新课标下化学诊断特点及应对方法的一些感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一种经历,卷子上经常见到一些题,它所涉及到的物质或者反应流程什么的完全是课本上没有的,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人员还给出了你一系列问题让你回答,那真是一脸茫然啊……怎么办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得先弄清楚新课标下高考的特点,那就是标准化、客观化,它所考察的是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社会上一些人说的“高考考得高的很多都是书呆子”这一观点我是不赞成的。因为很明显现在只靠背背书上的基础知识是远远不能解决一些高功课目的。

 

认识到这点之后问题就很好解决了。高考它既然是客观的、标准的,那它给出的答案也一定是令所有考生都信服的,也就是说不会出现“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形。否则如果全省的考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理由去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答案,那高考也就失去客观化和标准化了。

 

接下来的问题:答案从哪里来?

 

是从某个人的生活常识或者人生经历中来么?显然不是,因为这与客观化相违。记住:答案永远从试题上来。因为只有这样才对所有考生是公平的、客观的、标准的。那怎样去从试题上找答案呢?抓相关人员的提示,所谓读相关人员的心思。高诊断卷上几乎没有一句话是废话,因此要多去留意题干、图表、备注等提示,慢慢琢磨,答案都藏在相关人员给出的提示里。

 

掌握住这一技能之后,你就会发现即使从来没见过那个物质、没听过那种反应,你也能在相关人员的提示下一步步的把这道题目解出来,就想破解迷宫一样,这种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生物

 

其实我觉得生物是理综中较不好拿分又较好拿分的科目。为什么说它较好拿分呢?因为对于理科生来说,生物是除了语文英语之外较文科的科目了,只要认真背就能拿优异。

 

记得我们当时的生物老师给我们说过:生物先进的复习方法就是背书,把生物书当做课外书一样的去读,读得滚瓜烂熟直到书上的小字部分、配图什么的你也都清清楚楚了,那生物基本上就离拿助力能力不远了。

 

所以生物要想考优异,很简单,就是背书!这点一定要切记。

 

那为什么又说生物较不好拿分呢?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懒得背。其实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时我们选择理科的原因无非就是历史政治那些科目懒得背,所以在面对文科特点较浓的生物时,我们也是懒得背。

 

但是生物就是那样:考场上这个知识点你背住了就会做,没记住就不会做,就是这么简单。所以理科生一定要克服自己那种“懒得背”的浮躁幼稚心理,去严格要求自己。

 

意见反馈电话:010-52926893  邮箱:advice@xueersi.com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新闻
课程活动 >>更多
  • 1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