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西安

课程咨询: 4000-121-121

预约39元在线试听课 满意后报名

获取验证码

请选择意向校区

请选择年级

请选择科目

立即体验
当前位置:家教西安站 > 初中辅导 > 正文

初中诗词赏析习题大汇总

2020-02-19 16:30:32  来源:西安爱智康 文章作者:西安爱智康

学而思1对1帮助孩子解决知识难点

报名课程 专属福利随意领

预约体验

*2470人已预约,首课体验不满意,可全额退费。

— — 报名课程可获得 — —

海量资料包

干货公开课

标准化串讲

综合能力训练

官网福利丨点击免费领取>> 小初高学习礼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辅”字和“望"字。
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势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不但写出了开阔的意境,而且奠定了全诗豪壮的情感基调。
2.颔联中诗人是如何劝慰友人的?请简要回答。
用两人情感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友人的悲凉和孤苦之感。惜别之中显现出诗人旷达的胸襟。
3.“海内在知己,天涯若比邻”不同于以往送别诗歌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一改送别诗的低沉、伤感基调,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与友人真挚深厚的友谊,又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的哲理。
4.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歧路”照应送别,以豪迈之语相送,以劝慰之语话别,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伤心落泪,要心胸开阔坦然面对。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宋)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
“异”字突出了西北边塞秋天独特的景象,渲染了苍凉、肃杀、萧瑟的气氛,从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呈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抬眼望去,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矗立,城门紧紧地闭着。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边关将士怎样的复杂心理?
化用典故,揭示了边关将士既渴望杀敌报国,又思念家乡的复杂心理。
 
4.说说你对“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理解。
含蓄地表达出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黄鹤楼  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诗歌中有两个“空"字,请结合诗意进行赏析。
先进个“空”是“只,只有"的意思,表达了鹤去楼空,只剩下诗人自己,重在写景;第二个“空”是“空,空的”“空荡荡”之意,表达的是因友人的离去和自己漂泊在外,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惆怅之情,重在抒情。
2.李白用“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来评价该诗,难道这首诗仅在写景方面有独到之处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该诗不仅写景,还有抒情。前四句抒写了人去楼空,世事苍茫的感慨;后四句描绘了登楼所见,烘托思乡之情。
3说说“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晴空万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花草都历历可辨。
4.说说你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理解。
运用设问的修辞,在自问自答中以“愁”作结,准确地表达了日暮时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心情,表现了缠绵的乡愁。
 
十五从军行征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赏析“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八十”与“十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人公从军时间之久,从而揭露了当时兵役制度的不合理,也反映了连年战乱不息和百姓遭受的离乱之苦。
 
2.理解“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运用远景描写,写出了庭院凄凉破败的景象。“松柏”“冢”暗示主人公亲友的离去。
3.“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描绘了一幅怎样画面?
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描写了一幅老兵回家看到人去屋空、人亡灵荒的凄凉画面。揭露了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
4.怎么理解“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用野谷和野葵做饭,再次表明家园荒芜,没有粮食。“不知饴阿谁”则表现了主人公的孤苦伶仃。形象地刻画了举目无亲、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抒发了其悲痛欲绝的茫然之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春天的景物很多,诗人为什么单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说说你的理解。
“杨花”飘忽不定,给人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啼鸣中暗含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暮春时节的这两种景物,渲染了哀伤悲凉的氛围,融情于景。
2.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把自己对友人的担忧、思念、牵挂之情托付给了明月。借明月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和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人借明月表达了诗人的忧愁与无奈,抒发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天净沙.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小桥流水人家”是幅温馨恬静的画面,联系全曲主旨,谈谈这句在全曲中起什么作用。
与后文作者的思乡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巩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无法归家的愁苦。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古道西风瘦马”所展现的画面。
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踽踽(jû)独行。
3.如果把“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马”改为“骏马”好不好?为什么?
不好,因为“瘦马”是以马之瘦衬托人之瘦(衬托游子奔波的困苦和疲倦),而“骏马”则显现出马的强壮有活力(衬托人的精神抖擞),“瘦马”与曲中抒发的情感与表现的意境更加符合。
4.请简要分析“夕用西下”一句在全曲的表达作用。
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的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5.这首散曲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飘零异地的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6.    “昏鸦”除了与“夕阳西下”呼应,你还读出了什么意味?
“昏鸦”令我们联想到黄昏时鸟鸦归巢的画面,这画面有几许凄凉,更有几多温馨,令游子触目伤怀:乌鸦都回到自己的家了,而我孤独地游走天涯。
7.整体感知这首元曲,说说曲中之人为何“断肠”?
因为他远离故乡,骑着瘦马,冒着西风,游走天涯,乌鸦归巢了,人们也回到了家中。而他依旧漂泊。这一切怎不令他痛苦得犹如断肠?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涨”既写出巴山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又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从而衬托出诗人深重的愁思。
2.诗中“期”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
 两个“期”运用设问,一问一答,写出诗人羁旅难归的愁苦;“巴山夜雨”一个是真实景象,一个是想象的温馨画面,重复出现形成时间和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美。
3.“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营造了黑夜迷茫、秋雨绵绵,诗人漂泊在外不得归家的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4.诗中表达作者渴望团聚及美好愿望的句子是“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何当共夏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没有直接写自己的离别之情,而是设想未来相逢再诉今日离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奇妙构思。用想象中未来团聚时的欢乐反衬出今夜离别之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重逢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欢乐。在时间和空间的回环对照中,将深挚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曲折细腻而又含蓄隽永。
 
次北固山下    唐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朝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中“阔”和“悬”字用得好,请简要赏析。
“阔”字是宽广的意思,描绘了春潮涌来、江水上涨,两岸变得更加开阔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悬”字是笔直地高挂的样子。作者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
2.“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两句驰誉当时,传诵后世。请简要赏析。
 运用拟人手法,用“生”与“人”赋予“日”与“春”以人的意志和情思,显得生动有趣,形象地写出了新旧变化的规律。
3.请用优美的语言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
 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运用设问,在自问自答中用“雁足传书”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的“聚"字和“怒”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聚”字写出了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中的雄伟气势;“怒"字写出了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暗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
2.作者是如何从“潼关路"联想到朝代兴亡的?
潼关,地势险要,把守“西都"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关系着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作者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朝代的兴亡了。
3.“踌躇”一词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踌躇”生动地写出了作者此时内心的不平静,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兴亡的感慨及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4.说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的无比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与关怀。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展现了怎样的景象?(说说首联中诗人“望”到的景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国都被叛军攻破,祖国山河依然存在。春天的草木茂密,呈现出一片萧条的景象。
2.请你对颔联“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诗作简要的评析。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本来会给人带来喜悦之情的花鸟拟人化,写花鸟都在为诗人和国家感伤落泪,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深沉感情。
3.后三联写诗人的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
    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期盼亲人团聚。
4.请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妙处。
   运用对偶、夸张的修辞,用“抵万金”夸张地形容战火纷纷时期家书的珍贵,突出表达了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5.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本诗尾联中的“搔”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泊秦淮  唐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开头两个“笼”字好在哪里?
两个“笼”字将烟、月、水、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勒出秦淮河两岸朦胧迷蒙的水乡月夜景象,“笼”有笼罩之意,表现了诗人的压抑心境和诗人的忧国情怀。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兰“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轻薄的烟雾和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冰冷的河水以及水边的沙滩。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讽刺了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之情。
4..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
“犹“字一是形象地表现了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正在重蹈覆辙,走亡国之路的情形。二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优虑。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描述“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所展现的画面。
一会儿风停了,天空中的乌云像墨一样黑,深秋的天空阴沉迷蒙,天渐渐黑了下来。
2..请简要分析“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在全诗中的作用。
环境描写。交代了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凄苦、悲凉的氛围;衬托了托出诗人暗淡愁苦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蓄势。
3.“自经丧乱少睡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诗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4.诗人为什么宁愿自己被冻死也渴望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是诗人渴望有广厦千万间为天下贫寒之士解除痛苦,甚至想以个人牺牲来换取寒士的欢颜。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
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的人道主义思想,请你用现代化的观念,评价杜甫的这种思想。
诗人舍己为人的人人道主义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他虽遭遇不幸,却忧国忧民,即使冻死也心甘情愿。在今天,我们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人着想,为社会做贡献。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老夫聊发少年狂”句中“狂”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狂"字贯穿全篇,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纵情、豪迈的感情基调。
2.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西汉冯唐的典故,有何用意?
  
 作者以冯唐自比,表达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3.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的较后三句表达了词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坚信终有一天会为国杀敌立功。抒发了词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哪些典型的动作细节,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
答:“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凄凉情感。
 
2..诗中采用“垂钓碧溪”和“乘舟梦日”(限填四字)两个典故,表达希望再次得到皇帝的任用,对仕途仍抱有希望。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
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作者悲愤、失望的情绪。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用典。运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得到朝廷重用,对前途仍抱有希望。
5.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
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茫然,变为积极、乐观,向上,对前途充满信心。
6.联系全诗,解释“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并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总有一天一定能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过沧海。意思是:总会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    说说“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这两句诗妙在哪里。
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是两个地名,作者巧用地名,写出了他日的惶恐和今日的伶仃之感。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影响深远,请说说你的理解。
自古以来,人都难免一死,但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    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动作描写。
写词人在夜里酒醉之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表达了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战场,表达了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土兵们欢欣鼓舞,军中奏起战斗乐曲的场面,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和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3、  本词是一首“壮词",词人却在结尾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你对此如何理解? 
词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甚至在梦里都念念不忘抗金的战斗生活;但由于朝廷的腐朽无能,他的理想难以实现。表达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4、  请从描写手法角度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动作描写。
写词人在夜里酒醉之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表达了词人渴望早日奔赴战场,表达了杀敌报国的急切心情。
5、  描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所呈现的画面。
战马奔腾,就像“的卢一样飞驰而过,万箭齐发,弓响如雷鸣一般,让人心惊不已。”
 
观沧海    三国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中的“观”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全诗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2.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展现的画面。
大海在萧瑟秋风中,汹涌起伏着无尽的波澜。
3.
 请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作简要赏析。
    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使至塞上   唐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诗中表明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的句子是: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进行简要赏析。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蓬”“雁”自比,大雁北归旧地,诗人迎着风沙像蓬草一样飘向塞外,暗写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飘零之感。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中“直”和“圆”两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直”字写出了孤烟的形态,侧面写出了大漠无风的状态;“圆”字写出了落日的形态,写出了落日之低,落日之大,落日之美,一“直”一“圆",交相辉映,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独特风景。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描绘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烽火台上燃起的一道孤烟在广阔的沙漠上冲天而起,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落日之残红。
5.萧关逢侯骑,都护在燕然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故,有何作用?  
运用了“燕然勒功”的典效,暗指南方战争取得胜利,照应了诗题和开头。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历来被世人所称赞,请你说说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梨花的盛开比喻北方雪压冬林之状,景象极为神似,新颖贴切,颇有浪漫主义色彩。
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
   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前一句描绘了沙漠纵横交错着无边冰雪的画面,对上文冰天雪地的奇寒景色作了总结;后一句写天空中布满惨淡的阴云,引出诗人为友人长途跋涉而产生的担忧之情,由此自然转入下文的送别。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
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用设问的作用?  
先以提问,引发思考,再以自答,揭示出能在中独享安闲是源于心志淡远的哲理。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得“见”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好,“见"字写出了诗人采菊时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诗人“悠然”的情趣,表现出一种天真自然的意趣。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语言不足以表现出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无眠的人。这三句词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3.   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较好的一首,《苕溪淮隐从话》说:“中秋词, 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度”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这首词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富含哲理,想象丰富,富含浪漫主义色彩,意境豪放阔大。
4.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月无常,自古皆然,人的悲欢离合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都是自然的常理,世上难有十全十美的事,不必为暂时的不优秀感到忧伤,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怀。
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化离别之愁为祝福,祝愿人们长长久久,平平安安,虽相隔千里也能享受这美好的时光。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作者进一步自我解脱,变为豁达乐观。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古人认为五岳中泰山较高大,那诗人在此诗中是如何表现泰山的这个特点的呢?请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
示例一: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地区都能看见,体现出了其高大的特点。
示例二:“阴阳割昏晓”句,用夸张的手法,写泰山将山南山北割出昏、晓两个天地,展现出泰山矗立的雄姿,体现出了其高大的特点。
示例三:“一览众山小”句,用众山的“低小”进一步反衬出泰山的高大。
 
2.很多诗词名句都被后人赋予了新的意义,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你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有哪些新的解读和看法。
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现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畏艰险,勇攀高峰。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为什么千百年来都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这两句诗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表现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它既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也激励人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攀高峰,因而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
4.    简析诗中“凌”字的妙处。          
表现了诗人渴望登上绝顶的愿望,同时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    前两句在全是中的作用是什么?
借一件古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时间的感慨。
2.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中的“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东风”指火烧赤壁一事。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
3.请简要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纯属对历史的评述还是有言外之意?)
化用典故,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表露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自己就会有所作为。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4.本文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赏析。
化用典故,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暗示东吴的命运,表露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自己就会有所作为。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诗歌标题的“酬”字本义是指“答谢”,在诗中的具体含义是以诗答谢。
2.颔联中使用“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怀念,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的思想感情。
3.白居易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将思想性和艺术性巧妙融为一体,景、情、理结合。请你任选角度对此联进行赏析。
情:“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诗人通过写沉舟侧畔仍有千帆竞发和病树前头依旧万木争春的情景,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情感。
理: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不断发展,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
放眼望去,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枯败的病树前万木依旧争春。含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5..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长精神”即“振作精神”,表达了自己身处逆境仍能保持积极乐观,豁达向上的情感。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诗歌的前后情感变化。
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低沉愤懑,后四句高昂乐观,形成鲜明对比。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请简要赏析。
“落花”这个意象写出了暮春之景,表达了惜春之意,“归燕”这个意象表达了旧燕归来,时光已逝,物是人非之感。
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用得极妙,请简要赏析。
“独” 字写出了词人独处时的寂寞,伴着萧条的春色和眼前时光的流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和孤独寂寞之情。
3.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
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和孤独寂寞之情。


 

登飞来峰   宋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较高层。
 
1. 诗中哪个词较能形容飞来峰以及塔的高?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见日升。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畏艰险,不屈服于旧势力、勇往直前、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
2.赏析“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两句诗。
“千寻”正面写塔高、峰高,“鸡鸣”就能“见日升”,言“见日升”之早,从侧面衬托峰高、塔高。这两句诗点出了诗人立足点之高,暗含诗人对前途的憧憬,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    谈谈你对“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较高层”两句诗的理解。
这两句首先表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其次表明“我不怕浮云挡住我的眼睛,自然是我站得高的缘故”言下之意,浮云还在“我”的脚下。
3.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虚写诗人站在高塔上看到旭日东升的壮美景象,表达了诗人踌躇满志、不畏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情怀。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较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和 “啄”有什么表达效果?
 “争”和“啄”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春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展示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2.请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几只黄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枝头上,几只燕子正在人家屋檐落脚,来来回回地啄着泥土筑巢。
3.请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一联。
“乱”“浅”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初春的妩媚动人,“渐欲”“才能”写出花草欣欣向荣的趋势,表达诗人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4.    体会“较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的情感。
“较爱”一词直抒胸臆:诗人漫步在绿杨深处的白沙堤上,满眼都是生机勃勃的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5.    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描写钱塘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抓住了水面、云、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景物来描写钱塘湖早春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钱塘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莱,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运用了“兴”的手法,请简析其作用。
以雎鸠相互应和的鸣叫声起兴,引出对美丽贤淑的好姑娘的爱慕之情,渲染了和谐悠扬的气氛,写出了男主人公对意中人的向往,统领全篇,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2.本诗中有许多的重章叠句,有什么作用?
  
    
可以充分表现男子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想象中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增加诗歌节奏感和音乐美。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诶。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这首诗歌运用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清、冷寂的晚秋画面。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古代人民对爱情的真挚和执着追求,抒发了主人公欲见伊人而不得的惆怅之情。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难”字用得好,请简要分析。
 连用两个“难”字突出见面的不易,先进个指相会困难,第二个指心境的痛苦不堪。两个“难”字的运用使相见无期的离别之痛。因表达方式的低回婉转而显得分外深沉和缠绵。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借春蚕到死才停止吐丝,蜡烛烧尽时才停止流泪,来象征人间至死不渝的爱情,生动而形象,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3.“东风无力百花残”的妙处。
“无力”“残”紧扣住暮春时节的景色,渲染了离别的气氛,使人有凄楚之感。
4.诗人为何将对方住处比作 “蓬山”?
“蓬山”指蓬莱山,传说中的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此处将对方住所比作蓬莱山,含有可望而不可及之意。借缥缈瑰奇的神话故事抒发了缠绵执着的相思之情,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我满怀惆怅地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举起马鞭向东一指,将要走向天涯(故乡)。
2.诗歌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挥响的马鞭。
3.你认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诗人虽辞官离京,却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情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渐。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下列句子对本诗理解有误的-项是( c)
 A.《满江红》作于1903年,作者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著名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先驱秋瑾。
 B.“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本句运用短句,节奏明快,格调高昂,豪迈雄健,将身不能为男儿,心却不让须眉的苦闷表达得淋漓尽致。
 C.《满江红》是题目,作者是浙江绍兴人,别号“易安居土”。(鉴湖女侠)
 D.“为篱下黄花开遍”,是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以外在自然景观的清秀明丽反衬青春蹉跎而又无可奈何的沉重失落感和怨幽之情。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表达作者对外国列强紧逼,中华大地前途忧殆的忧思以及难展抱负的苦闷。
3..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运用“身”与“心”、“列”与“烈”四字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人际关系、自身处境的极度失望,以及内心涌动的英雄气概。

  标签: 初中 诗词 赏析 习题 汇总
意见反馈电话:010-52926893  邮箱:advice@xueersi.com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相关新闻
课程活动 >>更多
  • 1对1